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幕徐开(9)-《年方八岁,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!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是大虞必须要有的事实。

    正统朝初期阶段,对于征伐就两个选项,要么干脆别轻易动兵,抓紧一切机会解决内忧,提升国力,寻找合适的机会出动,要么动兵了就必须有所斩获,这样外部环境才能减轻压力,才能使大虞对军队施行高额奖赏,不管是前者,亦或是后者,核心思想是使楚凌对大虞的掌控力度不断增强,对外能摆脱过去的不利局面。

    在这种状态之下,楚凌就像是一部政治机器,是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在定决断,下指示,去挑选合适的人到合适的位置上,以此使得大虞能在这大争之世获取优势及主动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御前是这样的氛围,中枢层面也是一样。

    尚书省这边。

    自那场御前廷议结束后,作为尚书省主官,兼领户部尚书的萧靖,就进入到高度紧绷的状态下了。

    一方面是既定的事宜要解决,特别是牵扯到商税谋改推广,宣课司构架丰富等层面,这对中枢,对地方的影响是持续的,各种矛盾与问题是不断在上演着的,作为这一切的倡导者,萧靖在平衡各方的前提下,还要使所谋能持续获取更大优势。

    一方面是国库有小幅纾解下,在中枢多数群体不知要对东吁叛逆展开攻势下,萧靖需要为此次大军出动解决钱粮所需,这是一项极为庞杂的大工程,既要满足前线所需,又要在前期解决泄密风险,关键是这部分开支,还不能影响到此前形成的局面,并且要为后续所做种种留有一定余量。

    这要是换任何一人来办,只怕早就崩溃了。

    毕竟这限制太大了,顾虑太多了,稍有不慎下,就可能导致中枢,甚至国库,陷入到极被动境遇下。

    不过对萧靖来讲这或许有一定的难度,但是并不至于说叫萧靖没有任何办法解决。

    办法总是比困难要多的。

    也是在此等态势下,以尚书省为名义,向六部,经六部向别处下发的政令,在过去正有条不紊的下发。

    关键是萧靖下发的这些政令,是依托朝野间出现的舆情风波,以一种极为低调的方式进行的。

    为此萧靖需要大量情报作为参考,以确保自己所做的决断是不存问题的。

    “老爷,您吃些东西吧。”

    左仆射公署内。

    萧云逸面露忧色,透过所堆文书,看到伏案忙碌的萧靖,言语间带有些许哀求,“您这些时日,吃得少,睡得少,长此以往下去的话,这身体如何能受得住啊。”

    讲到这里,萧云逸拎着食盒,走到了萧靖跟前。

    二人名为主仆,实则情谊极深。

    有些不便萧靖出面去做的,都是萧云逸或在明处,或在暗处去做的,这也切实为萧靖解决了不少烦恼。

    “呼…”

    萧靖轻呼一声,放下手中的文书,见萧云逸哭丧着脸,目不斜视的盯着自己,这让萧靖不由苦笑摇头。

    “好好好。”

    萧靖连连道:“吃些东西,顺带休息下,这样总行了吧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