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老工人的态度让林镇长头很疼,他四十郎当岁,正是仕途上最好的年纪,工作做出色了还能往上走一走。 但是如果被老工人一闹,那就给领导留了个不好的印象,还想往上提?不被揣边上坐冷板凳就很好了。 妻子也劝他,都是为了公家的事,何必呢? 于是竹器社要关闭的事,就这么拖着拖着,但那也不是事啊,每个月都往里贴钱。 没想到这烫手的热山芋如今有人接手了,林镇长大喜过望,面上又装着不动声色。 “哈哈,吴老师也是痛快人,我的条件就是:如果你们要承包竹器社,就必须把竹器社现有的工人全都接收,不能辞退。” 原来如此,这个条件却正中吴栋梁的下怀。 他有底气承包竹器社,就是看中了社里老艺人的手艺,如果没有这些老艺人,他还承包个鬼啊! 吴栋梁正想一口答应,但却被吴启亮先抢住话头道: “镇长,竹器社的老工人那么多,如果不实行人员年龄结构的优化,我们承包之后会吃很大亏的!” 吴启亮言下之意,承包竹社器后还会辞退工人。 “那可不行,这条件你不答应我,就没办法让你们承包!”林镇长大摇其头。 吴栋梁不知儿子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,但还是先闭嘴聆听。 “如果要接收老工人,也不是不可以,但是万事开头难,镇里能不能给些政策,比如说五年免税,再借我们一笔无息贷款!” “这个嘛……” 林镇长犹豫了一下,想到那二十多个五十多的工人,可都是二十个危险因素呀,哪一个要是跟他闹崩了,上窜下跳,或者真的找记者写他,那就麻烦了。 要关闭竹器社容易,但是处理后续的人事关系的确是一道难题,能让人焦头烂额,搞不好说定影响到他的前程。 最近,他听到风声,说上头明年要把一批优秀的科级干部列为副处的后备考核对象,他颇有希望。 如果竹器社能成功承包出去,稳住这些工人的情绪,他的考核就稳了。 林镇长于是定了定神,道:“行,这个条件我答应你,五年免税,十万无息贷款你们从镇企业办的集体基金贷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