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二人属于最典型的那种谨小慎微、克勤克俭的打工家庭。 夫妻俩有个儿子叫吴俊,正在读初三,学习成绩中等,和父母一样,都是属于让人不易察觉的存在。 腊梅出事之后,吴启瑞夫妻都比较木讷,不懂得怎么表达对她的关心,只是经常吃饭的时候,会将自己做的红烧肉、排骨汤多盛一碗给腊梅。 腊梅知道这是他们表达关怀的意思,心里亦是存着感激。 只有三伯父一家上辈子相对平安,或许是因为他们不亮眼、为人中庸的缘故吧。 这时听到母亲说要买房,吴启瑞便恳切地道: “妈,要在县城买房我也愿意,只是我们也没攒下多少钱,还要给小俊攒上大学的费用,十几万元我一下子掏不出来这么多,要不我们不买了?我们继续住在老屋里?” “这点我想到了,售楼业务告诉我,现在可以找银行贷款,咱们只要付个两成的首付就可以,剩下的钱用房产证作抵押,找银行贷款,可以分二十年还,叫什么按揭。 我是这么安排的,我们二老一人给你们出两万,剩下的你们自己想办法,还不够就去找银行贷款。” 颜瑛知道儿子们成家立业这么多年,多少都会攒下一些钱。 二老要给儿子们一个人出两万,加上她自己要付的两万多,就得十万块还多了,吴启瑞不禁震撼地张大了嘴,说: “妈,你和爸要出十万块,你们哪来这么多钱?” “你爸和你二哥在广交会上接了好几个外国大单,定金都发来了,钱目前还不愁。” 颜瑛自信地道。 吴启瑞这才吃了一惊,脱口而出道:“没想到爸和二哥办的竹器社,竟然这么红火!” “如果不是腊梅出了承包竹器社的主意,又让他们去广交会上开拓订单,也不会有今天这么红火的场面。 所以,我把丑话讲在前头,我和你爸买的这套房子,会写在腊梅的名下,以后就是腊梅的资产。 你们生儿子的也不要嫉妒,儿子要靠自己奋斗才是正理,女儿以后势必要嫁人,想在夫家得到尊重,姑娘自己就必须有足够的资产,才能和人平起平坐,得到人家的尊重。 当然,这主要是对腊梅建议承包竹器社的嘉奖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