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三章 跳梁小丑-《我在八零搞动画》
第(1/3)页
宋慕从赵文德的录像厅离开之后,先是去银行做了一次转账,接着又去马老板的厂子逛了一圈,将新片启动的事跟他说了一遍。
马老板在得到上次《劈山救母》的分成后,化工厂的经济状况虽然得到了大大的缓解,但此刻却也还没填平外债,因此他的手中暂时没有余钱进行投资。
对此宋慕其实并不在意,精英小组现在毕竟不缺钱,过来也只是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。她在安慰并祝福了一番马老板后,直接离开了化工厂……
回到制片厂精英小组的办公室,宋慕将赵文德的投资数目对大家说了一下,又将每人需要分摊的额度告知了他们。
众人自然是毫无意见,分分钟就让韩阳秋拿着所有人的存折去银行,当天便将资金如数转账到位。
接下来的时间,宋慕以及她的精英小组除了参加上面安排下来的表彰会和讲座,拒绝见《劈山救母》火了想来分一杯羹的各方投资外,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关于《花木兰》的前期制作中。
由于去米国之前已经定下了各种设定的基调,因此这些工作的进度走得非常快。只花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,精英小组便已经基本完成了各方面的原画设计。
宋慕带着它们分别去见了赵文德和茅勇毅,两位老人对这些原画都是赞叹不已。
因为宋慕这次是实打实的掏钱给制片厂,茅勇毅在第一时间便安排了足够的人手给精英小组,近乎全速的展开了《花木兰》的流水线制作。
制片厂也在得到这部分钱后,马上启动了自己的大型项目。
《花木兰》前期的工作离不开宋慕,她必须全都亲自盯着,因此暂时也没怎么关注,她只知道这项目由茅勇毅亲自带头,黄沛琴负责具体事务。至于这项目具体是什么故事什么题材,她就不太了解了。
随着时间的流逝,《花木兰》的完成度稳扎稳打的上升着,宋爸宋妈的补习学校也走上了正轨。
他们没有像那些舞蹈班、美术班似的租用文化宫、少年宫的场地,而是在离海市少年宫二百米不到的地方专门买下了一栋四层的小楼。
当然,严格意义上应该说是宋慕买下了这座小楼,又将小楼免费提供给了补习学校使用。
补习学校除了最初参加晚饭碰头会议的那些人外,李建国李伯伯又从原来的学校里挖来两名老师,其他学校则有慕名而来的三名老师加入。
再加上宋妈妈雇佣的几名后勤和跑业务的业务员,这家被起名为“新元”的补习学校,已然是拥有近二十名员工的小民企了。
第(1/3)页